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正文
“三线”建设在渭南
发布时间:2017-08-08 16:26

新中国成立以来,渭南的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辉煌之路。尤其是1965年到1980年,持续了16年的的“三线”建设活动,对全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带动了渭南地区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煤炭、电力能源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促使不少行业和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至全省领先地位,成为国家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


第一节 国家“三线”建设战略的由来

调整一线,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富有远见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方针,中国处于以美国为主军事力量的战略包围之中。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把中国推向战争边沿,中国对可能发生的战争不得不有所准备。1964年4月25日,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了一份报告,对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1)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2%的国防工业。(2)大城市人口多。全国有14个百万人口以上和25个50万至百万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3)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4)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报告建议由国务院组织一个专案小组,根据国家经济的可能情况,研究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总参作战部的这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同年6月6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目前,中国的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会后国务院成立了专案组,经过8、9两个月调研后提出了具体方案,经中央批准,分别纳入1965年计划和“三五”计划。同时,要求沿海地区的工厂一分为二,抢时间搬到内地,不但要搬厂子,还要搬迁学校、科学院、设计院。由此,从1965年至1980年,贯穿于三个五年计划,持续了16年的“三线”建设战略开始实施。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 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第二节 渭南实施“三线”建设战略的区位优势

从中央划定的“三线”区域看,渭南正处其中,且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渭南地区地处陕西省东部、陇海铁路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渭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自周、秦到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是十二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都比较发达,形成许多名城古镇。经历代变迁,到公元1723年,清政府在渭南设八县一州一厅,基本形成目前各市县的轮廓。新中国成立后,在今渭南辖区设立渭南分区和大荔分区,后大荔分区并入渭南分区。

1961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县,恢复原县建制,重新设立渭南专区,中共渭南地方工作委员会,渭南专员公署也随之成立。下辖15个县、市(铜川市、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蒲城、富平、耀县、临潼、蓝田),32个区,15个镇,2个城市人民公社,313个农村人民公社,4258个生产大队,233315个生产队;83.67万户,434.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5.73万人。1968年9月,渭南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0月,渭南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

回眸往事,走近历史,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在这里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这里不断积淀,使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尽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翻阅档案,走访老前辈,得到一个认知:渭南地区,地处内陆,南卧秦岭,北有渭水、洛河,东眺华山,西望长安,陇海铁路和西潼公路并行穿境而过,高山险峻,河流众多,平原广阔,交通便利,具备各类地形,非常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


第三节 渭南“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

渭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厂矿大多分布在渭河以南沿秦岭一带和渭北个别县的山区。1965年5月,在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把“三线”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在全区15个县(市)开始大规模的国防和民用项目建设,1969年兰州军区召开的陕、甘、青、宁四省区“三线”建设座谈会以后,渭南地区革委会及时成立了“三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委副书记冯光辉任“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各县也及时成立并充实了“三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按照中央、省革命委员会制定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和“要争取多快好省的办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的总目标,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对全地区的“三线”建设作出研究和部署。1970年,中央、陕西省在渭南地区确定的建设项目分别有国防建设和民用部分的煤、路、电等项目共51个。一期投资255.64亿元。其中:煤、路、电均列为重点抢建项目,投资4600万元。全区中央、省30个建设单位(未包括公路、铁路)本年度投资16458万元,截至1970年10月底已完成869万元,占总投资的54%,西韩铁路当年投资1000万元,1970年底完成投资1亿元左右。本年度完成土方1163万方,铺沙、铺轨211公里,当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通车。

渭南县、华县、华阴县、富平县、澄城县、韩城县、蒲城县等县革命委员会,对国家分配的建设项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厂址选择、研究定点、项目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地方建筑材料供应和民工安排”等方面提出具体详细意见。为保证整个建设顺利实施,各县革委会及时召开各级干部会议和各界群众大会,作出“三线”建设总动员,号召全县工、农、兵、学、商各界群众,以“战备为中心”,“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情,全力支持国家基本建设。至此,以“战备”为中心的“三线”建设,在全区各界达成共识。全区共征用农业土地15050亩,全部顺利完成征用手续,地区分配各造砖厂的1.5亿块供应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突出的单位有临潼、富平、新丰、蒲城、耀县、白水等六个砖厂。临潼、蓝田砖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了余热干燥、全年生产不停;渭南、华县砖厂积极推广正在余热干燥技术,生产机瓦162万页。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先国防后民用的原则,据每个生产单位的统计,连同省上分配的数量,共供应了8190万块,占调拨数1.1845亿块的四分之三。地区组织运煤13000多吨,为各砖瓦厂的正常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和加快了三线建设的速度。

在确保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地区革委会还结合区情,把“战备”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结合,制定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带动全区群众,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运动,加强农业,促进工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掀起“备战备荒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新高潮。为了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广大“三线”建设单位干部职工在搞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抽出时间支援渭南农业生产。地区“三线”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三线”建设单位和各县“三线”办联席会议上,将此项工作当作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各“三线”单位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成立了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制定了支农规划。据98个单位的统计,与98个大队、390个生产队建立了支农关系,很多单位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支援。在紧张的“三夏”、“三秋”和抗旱斗争中,工业支援农业成为“三线”干部职工普遍的自觉行动,其中农田水利造地15050亩,为全区“农业学大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渭南地区从上到下,从全体干部到广大群众,对“三线”建设都做到高度重视,积极参加,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帮助。同时,“三线”企业干部职工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渭南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企地双方共同谱写了渭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第四节 渭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渭南地区的投资重点是国防科技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煤炭、电力能源工业等。经过全区各界群众的共同努力,至1978年底,国家在渭南县投资的“三线”建设工程均顺利完成。当时国家在渭南建设的项目很多,其中国家重点国防和民用项目情况是:

一、国防部分的建设项目

1.二号信箱(又称九九零四厂)

国家对“三线”建设企业的建址方针是“靠山、分散、隐蔽”和“大分散、小集中”,因此,惟一的军工企业“9904”厂,把厂址选在渭南新火车站以南的背坡沟一带。1967年8月,按照陕西省工业建设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地方中型军工企业,九九零四厂开始筹建,1970年正式投产,企业的党政工团组织也于1973年6月建立健全。建厂初期,工厂产品以军用导火索和粒状黑火药等化工产品为主。1978年,企业在无机械加工基础的情况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完成了85毫米加农炮破甲弹活塞和弹体的试制任务并投入批量生产。随后,又拿下七三式100毫米滑膛炮破甲弹弹体的试制和生产任务,曾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2.国家航空通信网(对外称“67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8367部队在渭南县桥南公社建设的国家航空通讯网于1967年10月开始筹建,1970年建成使用。当年4月26日成功跟踪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5年11月26日至29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人,曾在桥南坚守了三天三夜,成功指挥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飞行和顺利返回,实现了中国科技史、军事史上的一个“第一”。1987年,测控中心总部迁到西安后,渭南(今临渭区)境内仅余几个重要单位。

3.陕西红岭机械厂(又称4193厂)

1972年12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电子工业部对外名称)雷达局在华县柳枝镇火车站将原0841建设处、841汽车大修厂、4001库合并,建立 陕西红岭机械厂(系统代号4193厂)。1982年迁入华县城区新秦南路139号,毗邻秦岭山脉。厂内设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西安军事代表室。该厂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4万平方米,总投资2228.7万元,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锻造、热处理、起重运输等共326台(套),是国家电子工业部所属的中型企业,受陕西省电子工业厅领导。原料和燃料除系统内和地方调拨外,不足部分自采。主要为部队生产雷达牵引车、油机拖车和各类小型移动电站等由军方统配的军工产品。1985年军转民后,军品任务下调,民品开发失利,企业亏损严重,至2009年8月,已改制成华县惟一能生产军工产品的民营企业。

二、民用部分的建设项目

1.金堆城钼矿

早在1958年6月,一支由500人组成的地质工作队伍从东北转战到西北秦岭深处的金堆城,拉开了金堆城钼矿建设的序幕。

1959年,日处理矿石500吨的老汉沟选矿厂破土动工,1961年下半年建成,但是由于受设备故障多,泥化矿难选,生产指标不理想、以及国民经济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959年和1962年,先后两次下马。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金堆城钼矿第三次上马,边建设边生产,更名为金堆城矿,由冶金工业部管辖。从1967年起,建设工程分为两期进行。30亩地选矿厂是金堆城矿一期建设的重点项目,1970年底建成投产,日处理矿石5000吨,和老汉沟选矿厂一起月产钼精矿达300吨。1971年,国家冶金工业部将金堆城矿放权于陕西省冶金局。1979年更名为金堆城钼业公司。二期工程于1984年9月交付使用,同时划归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直属管辖,由西安分公司分管。2005年更名为金钼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权属骨干企业。

金钼集团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钼采矿场、钼选厂和冶炼厂,拥有一大批采选冶、湿法冶金和精细加工等方面的先进设备,年采剥总量、供矿量和日处理矿量均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首位。随着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实施,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钼炉料、钼化工和钼金属制品三大系列平衡发展的良好竞争态势。

2.秦岭发电厂

1968年,国家为了发展关中和陕西地区工农业生产,改善陕西省关中地区电源布局,决定在华阴县罗夫镇建造一座大型火力发电站。创业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经十余春秋,把秦岭发电厂建成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秦岭发电厂分三期建设,总投资6.57亿元。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初在秦岭北麓大夫峪峡谷地带破土动工。当时按“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厂址定在大夫峪内,一起设计的主厂房及相应的附属生产建筑,布置在面积不到5公顷的高山峡谷之中。厂区三面环山,一面绕水,中间还有华阴金堆城公路穿越而过,狭窄的地理位置,不仅给当时的施工带来困难,也给机组运行带来困难,在重重困难面前,秦岭电厂的建设者们发挥了中国工人阶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为子孙造福的优良传统,在建厂初期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艰难创业的凯歌。经过西北电力建设局一、三、四电力分公司广大职工,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与电厂全体职工的协同奋战,秦岭电厂第一台125MW机组于1972年12月27日6时35分完成试运,并网发电。1974年9月,第二台机组建成投产。至此,秦岭发电厂第一期程结束。

一组工程装有两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125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和400吨/时悬吊式中间再热直流锅炉。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志着秦岭发电厂在西北电力事业,振兴陕西经济的宏伟史册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全厂职工从安全出发,克服重重困难,组织技术攻关,改进设备,搞断油烧煤试验,对设备进行改造性大修,消除设备“先天不足”的缺陷,经过6年多的努力,终于使生产逐步走上正轨。

1973年,水电部确定秦岭发电厂扩建二期工程。为汲取一期工程在设计选址上的教训,西北电力设计院和秦岭发电厂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勘测和慎重研究,最后由西北电管局审定,在陇海铁路罗敷车站北侧,西潼公路以南的一片开阔地带作为厂部和二、三期工程建设地址。1978年3月,二期工程破土动工,经过9年建设,到1986年底,地台200MW机组陆续并网发电。

二、三期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较先进,二期工程的高速建成,反映了我国电力战线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三期工程各装两台四川东方制造的200MW超高压氢冷汽轮发电机组和670吨/时汽包锅炉。与一期相比,二期工程靠铁路,缩短了铁路专用线,方便运输,也降低了工程造价。它的建成投产,为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新动力。

第三期工程建设,1986年11月全部建成,全厂总装机容量为1050MW,约占当时陕西省装机容量的47%,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主要火力发电基地。

从1972年12月第一台机组建成试运至2002年,秦电职工在党委和经营班子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千方百计保证六台机组的安全运行。30年来,累计发电1160亿千瓦时,为发展陕西省工农业生产和西北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陕西印刷机械厂

陕西印刷机械厂(现称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从1967年5月确定项目,1968年基建动工,1971年开始投产,前后四年时间,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建厂初期,由于管理不善,消耗大、浪费严重、成本高等原因,企业连年亏损,直到1974年才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利润110.8万元。1974年测绘试制意大利进口塑料薄膜印刷机这项产品,于1975年试制成功,这是印机厂开始生产印刷机械的第一台产品,其后又生产了AJS401型塑料薄膜四色凹版印刷机,这样逐步把产品专业方向转移到印刷机械专业方面来,成为印刷机械专业制造厂。1984年以后,公司建成以凹版印刷机、苯胺(柔性)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复合材料设备及凹印版辊等6大类系列产品,产品销售市场除西藏以外的28个省、市。

4.西北林机厂等一批企业

1972年,由国家林业部筹建的总投资450万元,厂址设在市区老城街的西北林业机械厂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风力灭火机、高把油锯、迷雾喷雾器、汽油机、挖坑机、草坪修剪机等林机产品。此后,陕西煤炭仪表厂、渭南冷库、663油库、渭南地区化工厂、渭南纺织厂、渭南漂染厂、渭南红星化工厂等也相继顺利建成和投入使用。

5.铁路西韩线、梅七线

1970年9月1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基建指挥部下发《关于印发“陕西省铁路建设会议纪要”的通知》,通知要求西韩铁路的建设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加强战备,加强战略后方基地建设的重大决策,确保西韩线、梅七线年底通车。随后,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及时作出决定,为保证按期完成西韩铁路建设任务,决定成立西韩铁路建设指挥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四0部队副师长常裕同志挂帅,带本部队干部100人充实和加强各级指挥部的领导。全区动员精壮劳力共57000人,从合阳县抽调民工15000人,韩城、临潼、蒲城、大荔县各抽调10000人,白水、澄城县各1000人。工程以县为单位设立指挥部,采取社、队包干的办法,由各县指定负责同志带队,按连、营、团进行编制。西韩铁路建设指挥部及时作动员,调动了铁路建设的部队、工人、民兵和沿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铁路建设者们,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开展“四好”、“五好”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自制,自编,自打各种用具。在荒坡上建房,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没有条件自己创,没有机械人工挖。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为尽快建成西韩铁路,为落实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而共同奋斗。经过铁路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战,于1970年12月26日,西(西安)—韩(韩城)—侯(侯马)铁路竣工,当天,在韩城人民广场举行竣工典礼仪式,陕西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出席。

6.支援区外项目建设

渭南地区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在确保完成国家在本区的重点投资任务的同时,还听从陕西省革委会的调遣,组成民兵团队,走出渭南,参加兄弟地区的大型基本建设。抽调10000人常年支援安康地区修建阳安线,抽调15000人支援修建梅七线。

据原渭南县副县级职位退休的时年80多岁的史积运同志,在其撰写的《风雨历程》一书中,较详细地记述了自己带领3500名民工,在韩城禹门口参加西韩铁路大会战的劳动场景:“……我们3500名民工,是当地居民总人口的8倍多,解决吃喝拉撒是一场艰巨的任务。安营扎寨的任务打响以后,采用借(民房)、搭(工棚)、挖(窑洞)三种办法解决了12000多平方米的住地。。。。。。”,“安营扎寨的胜利,激发了施工的热情。工地上,红旗招展,炮声隆隆,土方、石方、路基、桥涵“一字”全面展开,南北五华里长的地带人声鼎沸……”“经过一冬一春,完成了5华里路基工程”。奋战在西韩铁路上的这支队伍深得铁路建设指挥部的赞赏。1972年8月,全体民工撤回渭南县,剩余工程交给解放军450部队去完成。

曾经担任渭南县人武部副政委,现已78岁的王福成同志至今清楚地记得,1970年10月至1972年2月,他带领10000名民工参加陕南阳(平关)安(康)铁路建设的情况。他说:“我们这一支队伍主要代表渭南地区,大家表示决不能给渭南人丢脸。所以在建设中,不管是修桥还是打涵洞都比较能吃苦,特别能干。大家与兄弟连队同吃,同住,同劳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经过整整两年时间,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建设任务,最后赢得‘延安儿女’的光荣称号。”他还说,经过石泉和安康两个大会战之后,阳平关至安康的铁路终于与襄渝铁路线接通。

支援蒲白煤矿、澄合煤矿、韩城煤矿建设,是当时全区“三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档案记载中可以看到,蒲城县、澄城县、合阳县、韩城等县都很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安排扎实,及时抽调精干劳力到建设的一线。特别是渭南县周家公社在援建中,成绩最为突出。他们组建“三线战士”,行动迅速,安排扎实,民工素质整体很高,战斗力很强。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安排专人负责,从8个生产队3000多人中选出215名思想好、劳动好、以贫下中农为骨干的优秀社员,参加援建工作。西韩铁路的顺利通车,阳关铁路线与襄渝大铁路线的接通,蒲白煤矿、澄合煤矿、韩城煤矿的按期投产,无不包含着全区人民付出的辛劳。

总之,渭南地区的工、农、商、学、兵,在国家部署渭南“三线建设”的重点国防建设和民用建设项目上,全区各界人士能够团结一致,以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只要是建设需要,无论是在本区还是外地,渭南人民都是积极响应,义无反顾踊跃参与,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五节 “三线”建设对渭南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线建设”犹如一股春风,给渭南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16年间,全区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到1978年,全区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88亿元,粮食总产116.8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7亿元,水果产量2468吨;工业总产值9.49万元,发电量17.86亿千瓦时;化肥产量3.93万吨,钼精矿折合量2961吨,水泥产量19.14万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3亿元;财政收入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元。

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形成粮、棉、油和蔬菜基地。1978年,渭南地区耕地面积633660公顷,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和蔬菜等农作物。1978年,全区粮食总产116.8万吨。在棉花生产上,渭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张秋香等5人被称为“五朵金花”的务棉能手,其中张秋香曾受到毛主席九次、周总理十三次接见。农林牧渔业的种植得到长足发展,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978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08635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2993台,农用运输车58497辆,大中小拖拉机配套农机具6869部;机耕土地面积391.07千公顷,机收土地面积17.21千公顷;稳产高产田面积37158公顷。全区四级农科网基本完善,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比如:原渭南县食品厂把远红外线技术用于饼干烘烤,年节约用电达30%;渭南县药材公司研发的“冷床育苗带母移栽生地栽培”方法,把产量由800斤提高到6000斤,比当时全国最高产量提高2倍多。

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1978年,全区共有大小工业企业1627个,工业企业总产值88162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产值达120多万元,较1965年增长2.5倍,限额以下工业产值146.7万元。创历史新高。形成了以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建材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格局,皮革造纸、文化用品工业相应发展。主要产品330多种,其中苯酚、硫化氢、奶粉、水晶饼、拉线开关、花布电线、印花毛巾等十多个产品获省、部名优产品称号。社队企业也较快发展,包括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企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共1053个,企业总收入达1309万元,产品达141种。包括煤电、磷肥、钼、水泥、铁制小农具、砂石、手工草帽辫等。原煤产量410.9万吨,发电178563万千瓦时,年产化肥3.92万吨,年产钼2961吨。其中手工草帽辫远销国外,社队企业收入和总产值逐年增长。

三、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

“三线”建设项目的基础是“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土地平整”。交通作为基础,渭南地区革委会常抓不懈。1966年,建成陇海铁路复线一条,每年货运70万吨左右,客运70多万人次。全区建成铁路专用线7条。西韩线(西安——韩城)1970年建成;新火车站到老站专用线(1966年建成);冷库专用线(1973年建成);663油库专用线(1968年建成);铁一局第一流动材料专用线(1974年建成);另有金属材料专用线,二号信箱专用线各一条。整修、扩建和发展公路4条。西(安)潼(关)公路、渭(南)大(荔)韩(城)公路、渭(南)蒲(城)公路和渭(南)富(平)公路。除渭富公路外,其余三条全是柏油路面。完成县城到各社(镇)的支线,乡村之间交通线。1969年,境内第一座公路大桥---渭河大桥建成通车,桥长1497米,为当时西北地区最长桥梁之一。渭河南北往来从此结束了轮渡时期。1978年,全区货运量587万吨,货运周转量完成5055万吨(公里)。1975年,渭南解放路电信综合大楼建成,各县邮电通讯条件明显改善。满足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四、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全区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对外贸易等均有较大发展。1979年,全区批发贸易网点1461个、从业人员16431人,零售贸易业网点4956个、从业人员17726人,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731万元。商业系统购进、销售和上缴利润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购销两旺,满足了全区各县群众和“三线”建设的需要。

五、科技、文教、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体系日益完善,1978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能够满足所在地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上学。文化体育事业日益活跃,形成门类较多的社会文化体系,全区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照相馆、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基本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幼儿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以及老年人体育均在全省前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渭南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医疗卫生网络已经形成。1978年,全区建成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56个,医院271个,拥有病床5427张,医疗人员7020人。农村还涌现出相当数量“赤脚医生”。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民健康有了基本保证。

六、城镇建设迅速发展

1958年,黄河三门峡水库开始筹建,渭河沿线大部分地区被划为淹没区,限制了城镇发展,使其一度停止建设。1960年以后,国家调整了三门峡水库方案,城区又被划为建设重点,1965年至1978年,城镇建设规模加大。1978年,渭南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有大街四条:解放路、东风街、人民街和胜利街。小街小巷72条。城区道路总长22.74公里,其中沥青路一条18公里。建立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量23980吨,供水人口43万。修建主次干排水道18公里,15条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两年时间新建起了占地200余亩的沋河公园,1982年5月1日正式开放。拥有公共汽车9辆,公交线路一条,从火车站至沋河桥总长3.8公里。县城总人口8.6万人。因为东风大街公共建筑比较集中,成为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七、人民防空事业发展较快

以“备战”为重点的国家“三线”建设,带动了渭南地区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1969年以“战备”为中心的防空工作迅速开展。1972年,渭南地区被陕西省确定为人防重点城市,本着“以防为主,打防结合,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全区迅速掀起修建防空洞的热潮。城内各机关、工厂、学校、居民户、农村部分生产队,都选择适当的地形,修建“能藏、能打、能生活、能生产、能疏散”的五能防空洞。在挖洞中,城区军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动手烧砖,拾柴火,挖运沙石,自运水泥。人防工事战时可防敌空袭、保存实力,平时可为生产生活服务。


结束语

回顾我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党中央在极端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决定进行“三线”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的现实意义一是巩固了国防,震慑了一切侵略者;二是更加理顺了全国的工业和国防发展布局;三是缩小了内地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别。对渭南这个欠发达地区来说,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是为后来渭南地区大发展乃至西部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是从根本上强化了渭南在全国战略防守中的地位和实力;再次是促进了渭南同外界的交流,为改革开放后渭南拓宽发展空间提供了借鉴。总之,“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线”建设在渭南

参考资料


1、《渭南地区志》,渭南地区志办公室编;

2、《渭南市志》,渭南地方志办公室编;

3、《渭南市情》,渭南市委组织部编辑;

4、《中共渭南组织史》,渭南市委组织部编辑;

5、《中国共产党渭南地区历史大事记》,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共产党渭南历史日志》,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渭南市中共党史学会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7、渭南市历史档案资料,渭南市档案馆存;

8、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年档案资料;

9、陕西省历史档案资料,陕西省档案馆存。



@copyright 2017 渭南党史网
电话:0913-2126435 邮箱:weinandstx@163.com 备案号:陕ICP备17014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