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正文
“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自治模范村”——五里铺
发布时间:2017-08-11 09:07

五里铺村因距渭南老城县衙大堂五华里而得名。由五里铺东村(一组)、西村(二组)、胡苏村(三组)、胡王村(四组)、胡冯村(五组)、波池村(六、七组)等自然村组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有名的穷村,曾流传过“五里铺,水围城,产量高,日子穷”的民谣。随着渭南县城建设脚步的不断扩大,五里铺村人均耕地只剩下一亩多,征地款被分光花完之后,不少人落个“说是农民没有地,说是工人没机器,待在城里干着急”的下场。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春风,五里铺村党支部书记雷仁义最先组织村上几个小能人,成立了个自行车修理部,千方百计和市五金公司建立关系,为五金公司组装自行车。村里会议室当厂房,每人自带钳子作工具。靠装配一辆车子五角钱的微薄收入,一点一滴地滚动发展。这是五里铺村办的第一个企业。分分毛毛地挣了一年,竟然给村上攒下了2000多元钱。就靠着这样积累的一点资金,又添置了一台豆腐机,办起了粉房,还把几个具有一技之长的“勺勺客”拼凑在一起,挂出了五里铺食堂的牌子。

1984年,五里铺村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也实行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一部分群众单从家庭联产承包联想到独户经营,自然产生了“分田到户,各走各路”的想法。此时,渭南县改市了,城区规模迅速扩大,五里铺村首当其冲,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征用了,一次性得到430多万元的征地款。面对这么多的钱,咋办?有人头脑简单的想:分,天经地义,没有地就得有钱。这种“卖地分钱,只顾眼前”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雷仁义想法与众不同。他在干部会上说:“我们总不能靠卖地过日子,祖先的老本,我们吃了,子孙后代咋办?难道叫后人指着咱们的墓堆子骂败家子?”“我认为农民要富,还得靠农、工、副。这钱,不能分,咱们先去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再说。”这年8月,雷仁义与村长王全有、会计苏守信自费去山东青岛的西吴堡、烟台的西关村及天津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每看一处,他们吃惊一处。一个西吴堡村办的饭店,住2400多名旅客,年收入可购买14辆轿车。看别人,想自己,雷仁义他们天天失眠,下定决心后订下“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样,十年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当时,渭南城区与五里铺相连的贠张、曙光村由于积极发展工商业、饮食服务业,都先后成了百万元收入的富裕村,把五里铺夹在中间很难看。考察回来后确定了就拿那笔征地款搞基本建设,扩大集体企业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思路。

正当雷仁义带领一班人马谋划着村办企业时,村里村外,田边地头,到处都有人在游说:“到啥时候了,钱还想平调,不行!又想吃大锅饭,甭想!”“办企业,说的好听,企业瞎了,我一家子不是叫雷仁义捏死了?”“外村都把征地款分了,咱村不分,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哩!”还 有十多人联名到市政府告状。到腊月三十,一伙人还聚在雷仁义家不走。正月初一,雷仁义召集干部给群众拜年,给群众算了三笔账:头一笔账是把这些钱全分给大家,每人2000元,有门路的可能很快发了家,没门路的可就只能坐吃山空,“死水怕勺舀”,总有一天会花完;第二笔账是把这些钱存入银行吃利息,每年人均收入不到50元;第三笔账是拿这些钱办企业,可安排500多个劳力,每年企业的利润和工人工资就可拿回73万元。闹事的人才偃旗息鼓。为了实现“征去刮金板,再造金饭碗”的宏愿,1985年初,雷仁义在村民大会上代表村领导班子立下军令状:“恳请大家支持我们按照党支部的方案干上3年,若五里铺面貌仍旧不改,我们自动下台。”

三笔经济账,一纸军令状,把村里父老乡亲的心拨亮了。雷仁义他们有了战略目标,有了发展思路,也就有了行动方案:先上六项工程。即村上盖天外楼,一组盖前进路商业街,二组盖桃园酒家,三组建游乐场,四组盖医院,五组建商场,总投资430万元。村中具有经济头脑、熟悉经营之道的村民徐华林,当即放下自己手中的红火生意和将要安装机器的家庭针织厂,自告奋勇给村上创办建材公司;从国营单位退休的汽车司机张凤亭,宁肯放弃继续留职每月领取200元返聘金的优厚待遇,心甘情愿地回村来领办集体车队。

1985年11月,五里铺村第一个正规化企业天外楼饭店动工,1987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门额上的牌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写的。天外楼,朱红大柱,琉璃瓦屋面,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加上主楼厅主柱上“天外有楼楼望楼,地上来客客迎客”的对联,典型的仿明建筑风格,陪衬着现代化的高楼,成为渭南一景。天外楼分餐厅部、住宿部,主楼2900多平方米,饭店整个面积5000多平方米。饭店门前是渭南市的主要街道东风街,向西通向新兴的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当时渭南城区唯一有条件接待外国人食宿的饭店,先后接待过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客人,一个日本贸易代表团的客人吃完饭后,对这里的美味佳肴大加赞扬,翘起大拇指说:“中国农民了不起!”

至此,全村已办起了12个企业,80%的劳力从农业转向商业、服务、工业、运输等行业,经济繁荣兴旺,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这就是他们学习外地经验,依托靠近城市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劳力转移,重点是发展为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的结果。

自从立下军令状,三年来,五里铺村先后办起饭店、商场、建筑安装队、家具厂、废品收购站、五金建材公司、水泥预制品厂、铸造厂、综合加工厂等。仅天外楼饭店的餐厅、住宿、浴池等几个经营部,就可以安排80多个劳力,全年纯收入可达30多万元。

继天外楼饭店之后,漂染厂、桃园酒家、西岳商场等村办企业一个个诞生。同时,村民们还利用自有资金办起了个体运输、小商店、小饮食等。全村700多个劳力,就有近600人转向做工、经商、跑运输,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在渭南市区繁华的前进路、东风街两侧,遍布五里铺村民的商业门店和摊点。

到1990年,五里铺村办工厂、商场、饭店、游乐园等由12个增加到18个,有172家个体或联户摊点遍布大街小巷,连20几名低智残障人士也各得其所,有的看门,有的扫地,有的收 票,有的做小手工。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80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分别比原来提高1.7倍和7.6倍。

1993年,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小有成就的五里铺人克服“小富即安,怕担风险,稳步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快发展,求速度,收入创亿元”的目标,采取个人集资、风险抵押、利润滚动、压缩分配和使用征地款的办法,共筹集资金1100多万,先后上技改项目10个,新建厂房9000平方米,新增设备19台(套),相继又有6个企业建成投产,新增产值1005万元,全村年新增收入5000多万元。

同时,村上对现有企业进行强化管理,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发展与管理并举,工贸并举,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贸结合,多轮驱动,全面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为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培养招聘引进技术人才,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为此雷仁义三顾茅庐,聘用国营单位一位具备五金经营专长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同志冯天发,给村上办五金建材公司,说村上想用你的长处致富哩,不是为我个人,是为了乡亲。结果五金公司当年就收入20万元,次年又翻了一番。还聘用退居二线的国营企业厂长、省劳模秦建义担任漂染厂厂长,精心经营,从严治厂,狠抓质量,扩大销售,投产仅9个月,产值就达到120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使村上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村中能人苏生信在1986年出山担任家具厂厂长时,就下决心豁出老命好好干,他一年四季待在厂里,家里收种、盖房全不管,大年三十还爬在桌子上写企业发展方案。这个村上仅投资4000元设备的小厂,当年就盈利6万元,年底,村上奖给苏生信一台彩电。


据不完全统计:继1987年天外楼饭店开业之后,

1987年7月,办成了西岳家具厂;

1988年7月,西岳商场在东风街西段兴建,次年12月开业;

1991年投资130万元兴建漂染厂,次年4月投产运营;

1991年9月,桃园酒家在前进路中段建成迎客;

1993年3月,五里铺在东风街西段建成塑料制品厂;

1993年7月,动工兴建钼铁厂和五一商场;

1993年10月,投资200万元的市中心广场奠基;

1993年11月,投资1800万元集农贸、游乐、吃住一体的乐天商城动工兴建。

1993年底,五里铺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12亿元,人均纯收入2200元。短短不到10年时间,五里铺村先后办起了18个集体企业,283个个体企业,全村固定资产达到2400万元,总收入由原来不到9万元上升到1.12亿元,成为陕西东府第一个亿元村。

早在1991年,五里铺村在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就主动帮助贫困的严峪村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不仅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找到了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几年下来,严峪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180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0元。

1994年5月24日,渭南地委、行署作出《关于在全区开展学习五里铺村活动的决定》。这年10月,雷仁义被邀请参加共和国成立45周年庆祝活动。并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半月谈》杂志社评为全国首批十大“扶贫状元”。雷仁义还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先后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创新奖、全国改革功勋奖,并光荣地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八届二次会议分组会上发言长达27分钟,把三秦父老的心声带到了北京。五里铺村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乡镇企业、全国老有所为创新先进集体、省级先进村标兵、省级文明村等光荣称号,被誉为“秦东第一村”。

在当时,全省象五里铺这样的自然条件,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这样的机遇在其它地方并不少见。但五里铺村抓住机遇、抓住市场、率先改革,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精神和做出卓越贡献的却少为鲜有。这充分证明: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加强党的领导是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保证,是发展乡镇企业,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核心。十几年来,村支部一班人坚持这个原则,以改革为动力,以致富为目标,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为五里铺村做着贡献。也正是这种精神和情操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也才有了五里铺村的辉煌。五里铺村十几年来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城中村治穷致富奔小康的生动教材。他们的创业事迹催人奋发,领导人物令人赞叹,扶贫举措使人肃然起敬,是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一个好典范。到2000年,五里铺全村土地全部被国家征用,村民在失地之后,全部从事二、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五里铺村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村级经济迅速发展,一度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的先进典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于思想观念、基层组织建设、村组管理等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村组管理和经济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从1999年3月开始,五里铺村部分群众多次赴省市区上访,反映村组有关经济问题。2000年临渭区区委区政府成立调查组,2001年2月又成立市区联合调查组,年底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市区联合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化解矛盾,保持稳定”的工作原则,基本查清了群众反映的29个问题。有村农工商总公司上个别项目时领导论证决策不够慎重,加上市场原材料涨价,企业非生产性开支过大;1996-1998年企业产值虚报问题;成立五星工贸公司验资不实,组建不久即解体,给村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个别企业会计交接手续不全,村上财务管理不规范,账务管理比较混乱,违反了《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存在白条报账,审批手续不全,万元支出无会议研究等。并清查了村上11年间的财务收支情况,18年间的征地收入,全村的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总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等,由村委会向全体村民公布。还对村组党组织进行换届,2000年6月6日杜桥办党委同意雷仁义同志辞去村党总支书记职务。总之,对于原村组班子,多数干部群众还是认可的,虽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核心是后期村上集体经济发展没有跟上去,群众得到的实惠少,绝大多数村民都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不排除少数个别心态复杂、有私心杂念、看问题片面、情绪波动较大的,还需逐步化解。五里铺村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群众认识上的问题,具有特殊性、长期性、复杂性,极少数群众与村组干部个人的思想隔阂较深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已查结问题的处理力度,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办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村组班子、财务管理问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经济发展等突出问题上要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统一干群思想,并严格监督执行,以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截止2012年底,五里铺村有集体企业11个,营业面积11万平方米,天外楼等在建和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私营企业包括光运房地产开发公司、聚龙食府、顺达超市、渭南宏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前进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企业30多户;个体工商户300多家;出外务工约300余人。村民房屋租赁也成为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初步统计,村民家庭可出租房屋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

现在五里铺村用电、用水设施齐全,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环境优雅,群众安居乐业,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支部和村委会依法治村,突出制度管理,使村民所拥有的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党群、干群关系密切,邻里和睦,经济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12年集体收入达到3121.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村上多年来先后受到中省市区表彰奖励,村党支部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为“民主自治模范村”。


@copyright 2017 渭南党史网
电话:0913-2126435 邮箱:weinandstx@163.com 备案号:陕ICP备17014370号